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分类指导项目化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东胜区人民政府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自治区范围率先自主研发东胜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推动大数据技术赋能疫情防控,让疫情防控工作全流程更加科学高效。
“小”平台,大功能
为了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数据采集、上传、汇总、下发不及时,人员、场所定位管控不精准,应对疫情爆发缺乏信息化处置手段等问题,东胜区人民政府以疫情防控流程信息化、精准化为基本思路,开发建设东胜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以精准、快速、便捷、高效的操作方法,实现疫情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汇总、上报和分析管控,构建起疫情突发应急指挥作战平台。
东胜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主要包含 “东e通”微信小程序、协同办公平台、可视化大屏展示3个功能模块, 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部各工作组、镇街道社区网格、疾控中心等4级12类用户提供数据智能分发、数据自动汇总上报、人员行程轨迹“一码溯源”、疫情数据实时统计等功能。在实现疫情防控相关数据的本地存储的条件下,构建疫情突发应急指挥平台,为我区应对疫情防控突发情况,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手段。
疫情防控数据大屏截图
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功能图
“东e通”微信小程序疏通了数据采集、上传、汇总环节堵点。依托“东e通”微信小程序,居民首次注册即可实现疫情防控数据的实时精准采集、上报和汇总,通过大数据平台调用可以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东e通”微信小程序主要由场所码、返乡报备、工作台、个人中心4个子系统组成。
东e通小程序页面内容截图
“场所码”通过平台整合功能,对健康码、行程码整合,实现“三码合一”,解决了一人进入同一场所扫多个码的繁琐程序,提高了居民使用的便捷度;场所码通过调用GIS系统和GPS定位信息,实现了对东胜区所有场所的精准定位和管理,同时对不同场所的入场人员行程轨迹做到了实时定位和可追溯,实现人员行程轨迹“一码溯源”,避免了场所登记信息不真实,为在疫情出现的情况下迅速开展流调工作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
返乡报备利用在线填报的方式,为(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提供信息报备、当地防疫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了返乡人员信息登记工作效率,为东胜区疫情指挥部及时掌握返乡人员信息情况,精准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工作台利用平台账户权限分级管理模式,实现了各级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移动办公和数据的实时共享,为社区采集信息、各部门核查上报信息提供了信息化手段。
个人中心可为居民展示个人疫情健康信息及记录、个人行程轨迹,还可实现核酸检测结果的自主打印,为居民自主防控、主动防控提供了可靠、便捷的途径。
协同办公模块实现疫情防控相关数据智能分发、高效流转。协同办公主要包括数据智能分发、实时下发、数据去重、自动汇总4个子系统。利用地址关联算法,实现了疫情防控相关数据的智能分发、实时下发,改变了疫情防控指挥部以往靠电话通知、拆分表格、逐级下传核查数据的模式,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确保了核查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数据去重、自动汇总保证了下发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为各级各类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报表功能,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当前解决的问题
可视化大屏功能实现我区疫情数据一张图展示。利用平台数据实时更新、自动汇总功能,可清晰展示当日疫苗接种数据、核酸检测数据、重点场所数据、疫情防控物资数据、隔离人员相关数据等信息,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
构建疫情突发应急指挥平台。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疫情应急预警、管控手段快速化、系统化和指令化。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制定东胜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应急预案,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如有疫情爆发,五分钟内通知到相关人员,十分钟内完成密接、次密接人员、重点场所的排查工作,半个小时内完成数据下发,一个小时内启动人员管控与核酸采样工作,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
疫情管控平台系统截图
平台防护“严” 安全有保障
数据及系统运行安全方面。东胜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布署在东胜区政务云平台,且均已通过三级等保测评,同时实现“数据存储、业务应用”跨网络运行,即数据存储在电子政务外网、业务运行在互联网,平台采用“软件+硬件”双重防火墙模式,为数据存储、系统运行提供全方位防护。
日常运维及机制保障方面。由平台管理部门与平台使用部门(镇、街道)签订平台使用保密安全协议,再由部门(镇、街道)和各自单位重要岗位人员签订保密安全协议,防止采集信息泄露。成立应急服务小组,由各平台使用单位分管领导和各技术团队人员组成,同时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形成快速反应机制,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一网统管” 思路新技术新
东胜区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已正式上线试运行,截至2021年12月13日,共注册场所码19.8万个,注册用户数18.2万人,扫码数达24.2万人/次,累计访问量472.3万人/次。
平台启用以来,指挥部各工作组之间数据传送1562条,采集上报信息1483条,推送核查信息1369条,数据累计去重353条,返乡人员报备9人,本地摸排43人。累计管控人数达57人,其中集中隔离5人,居家隔离15人,健康监测37人。
通过疫情防控数据的采集、存储,构建起人口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了人口信息本地化存储,在确保采集信息数据运行、存储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了疫情防控数据的跨部门横向信息联通共融,打破了信息壁垒,为全面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数据和平台支撑,为实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手段。(张琳 白喆旭 杨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