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家宴 百年传承---中国名菜 吴氏烤方

2025-04-02
来源:中国观网华北区

“蒙餐”中国菜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蒙餐菜系中,就不得不提及一代大国烹饪工匠、内蒙古餐饮的泰斗级宗师吴明。他所开创的吴氏家宴,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独创的吴氏烤方子,被称为“内蒙古烤菜之魁首”和“蒙餐第一菜”。在1983年全国首届烹饪名师表演鉴定会上,他凭借此拿手大菜一举夺魁,被评定为中国名菜。而他的烤羊腿、一品大丸子、活捉烹仔鸡、玉鸟驼峰丝……都是吴氏家宴的金牌代表大菜。特别是,近期这道吴氏烤方子授权河套精品特色菜肴研发推广示范基地--东江缘饭庄后,社会各界人士慕名前来品尝这道经典美味,不仅传承舌尖上的民族美味,更让内蒙古百年难忘老味道重拾记忆、重返味蕾,誉饮八方,得以更好地弘扬推广。

              吴氏烤猪方


谈及人们想到更多的是烤全羊、羊背子、手扒肉、涮羊肉,而吴氏烤方子几乎无人知晓,更不要说品尝了。因为这道菜在民国时期已是内蒙古名菜了,后成为吴氏家宴的经典招牌菜,除了吴明之子--国家特级厨师吴志强和吴氏家宴的第五代传承人吴明之孙吴俊卿外,几乎没有几个厨师会做。

                  吴明大师


吴氏家宴起源于绥远城荣生元(建于1880年),发展于将军衙署,盛行于麦香村凤麟阁,传承至今已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在掌门人吴明的继承与弘扬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完美融合蒙、汉、满等饮食文化的吴派烹饪技艺。这一内蒙古名宴包括蒙餐宴、蒙汉宴、海味宴、牛头宴、全羊宴在内的五个中高档宴席系列,可谓“内蒙古烹饪第一家”。


            吴明大师


吴俊卿介绍,吴明14岁时就在绥远荣生元学徒,之后拜名厨杨丙午、宫廷御厨潘喜为师。少年时代的他就聪明好学,表现出了少有的厨艺天赋,所以深得师父真传。上世纪40年代,他在绥远将军衙署做傅作义和董其武的私厨时,为其研究独创了烤方子。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烤方子上桌,董其武品尝后,连连拍案叫绝,称赞“此乃烤菜之魁首,天下第一烤!”,此菜也因此成为内蒙古的传世经典名菜。

                   

   

解放后,吴明大师又为国家领导人乌兰夫、布赫掌勺。上世纪70年代,吴明在国营二食堂推出“蒙餐美食节”,当天的营业额突破10000元,被嬉称“放卫星”,开创了当时蒙餐的新天地和新纪元。因此,他又被称为“蒙餐奠基人”和“蒙餐创始第一人”。


                烹饪大师吴俊卿


据河套饮食文化研究会会长郭守江介绍说,“吴明是我的师父,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呼市迎宾酒家和师父学习厨艺。师父是国家特一级烹饪大师。1960年,在全国双革会议上,即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的技术大比武中,师父在人民大会堂以速度第一、质量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批肉丝、煺活鸡、活捉烹仔鸡’三项技能全国冠军,轰动了全国餐饮业,受到了朱德等27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为内蒙古争得了荣誉。这三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特别是在‘活捉烹仔鸡’的表演中,师父以二分十四秒的成绩创下了全国纪录,让评委们都惊讶的啧啧称赞。成为中国烹饪史上及内蒙古烹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缔造了烹饪界的传奇,展现了一代大国工匠的烹饪风采,我们都以吴门弟子而无限荣光”!


            技艺传承


吴氏烤方子分为烤猪方和烤羊方,最初是烤羊方,后来延伸出烤猪方,制作技艺类似烤鸭,但是比烤鸭还要好吃。通过水煮、去皮、码味、挂糊等多道工序后,将方肉放入烤箱烤至表皮呈金黄色,然后改刀成片,配以黄瓜丝、葱丝、甜面酱,用荷叶饼卷而食之。


               中国名菜--烤羊腿


吴明大师的烤方子有三绝,第一绝叫“偷梁换柱”,先把猪肉块上原有的猪皮撕掉,然后把全蛋液和粉面和起来,覆盖在猪肉上,看上去猪皮仍在,足以以假乱真。第二绝叫“千疮百孔”,猪方子肉在烤之前,要用筷子通身扎上眼,这样烤制的时候,肉里的油脂就能顺着眼儿流出来。第三绝叫“酥香不腻”。食时先切成10cm长、5cm宽、5mm厚的薄片,蘸上特制的甜面酱,色如琥珀,外酥里嫩,肥而不腻,味道真是绝了!



除了烤方子,吴氏家宴还有一道非常有寓意的名菜——一品大丸子。他能做到汤盆有多大,丸子就有多大。当年的这道菜也是专门给那些一品大员、封疆大吏做的,象征着官运亨通、一品封疆、完完美美。


          吴氏家宴招牌菜玉鸟驼峰丝


吴氏家宴另一道佳肴就是玉鸟驼峰丝,是由炒驼峰丝演变而来。将驼峰切成细丝,配以冬笋丝、红黄萝卜丝、香菜梗滑炒,鸡脯肉捣成鸡茸做成12只小鸟造型,用红萝卜丝做翅、嘴、冠,用油菜做尾,上笼蒸熟后码在炒驼峰丝周围,再将小鸟浇上白汁而成。其造型栩栩如生,味道鲜咸可口,驼峰肉质滑嫩,鸡茸做的小鸟软嫩Q弹,寓意百鸟呈祥,十分有趣。



从业六十多年的吴明先生,为内蒙古乃至中国烹饪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的徒弟、学生、再传弟子数万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同时也把蒙餐的精品制作技艺传播到全国各地,让蒙餐文化熠熠发光,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在吴明大师的耳濡目染影响下,“烹饪世家”出身的“内蒙古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吴志强大师子承父业、博采众长,将吴氏家宴的招牌拿手大菜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成为第一个为内蒙古餐饮界捧回了被誉为中国厨师界至高无上的“奥斯卡金像奖”的人,获得了“中国最受瞩目烹饪艺术家”荣誉称号。著名书法家马继武先生在云中品尝了他的拿手菜品后挥毫泼墨:“青城香千里,云中第一家”。

吴志强大师将吴氏家宴的制作技艺再传素有“中国烹饪大师”“内蒙古烹饪名师”“内蒙古技术能手”的儿子吴俊卿。



吴俊卿荣获“内蒙古十大青年名厨”“内蒙古金厨奖”等多项桂冠,捧回了被誉为中国烹饪界的“奥斯卡金像奖”小金人,被中国烹饪艺术家委员会评选为“中国青年烹饪艺术家”。在吴俊卿的精心挖掘归纳概括整理下,《吴氏家宴》入选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内蒙古非遗空白,他为内蒙古烹饪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2017年底,吴俊卿随父吴志强参加了在呼和浩特举办的“首届呼和浩特国际博览会中、俄、蒙烹饪大师表演”,他代表中方表演的草原烤羊方,受到了八大菜系掌门人等19位评委及观众媒体的高度评价,一举拔得头筹,为国争光,为内蒙古争得了荣誉,缔造了内蒙古烹饪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烹饪大师吴俊卿


菜品就是人品。匠人、匠心、匠魂,一家三代,自成一派。吴派师门,百年传承技艺,也传承着匠人精神,为中国烹饪事业及内蒙古烹饪事业的传承、教育、发展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蒙餐菜系的诞生和打造立下了汗马功劳。让蒙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吴派师门无疑是内蒙古餐饮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来源:舌尖上的河套味道)


微信图片_20201209120812.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