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江南》赏析 / 李淑章

2024-07-16
来源:中国观网华北区

这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淑章教授连载于《北方新报》的原稿,经作者同意,观网将连续转载,供读者阅读欣赏。


关于作者本网简介如下∶

李淑章,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担任内蒙古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自治区普通话测试和规范汉字工作的视导员,被聘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成员。

主讲课程:

主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演讲学”等课程。

主要成就:

先后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及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教育学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内蒙古政协等刊物上发表人文方面的论文数百篇。

出版著作:

《文言虚词例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两次印刷,共印16万册)。

《文言短文百篇译解》(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中华赤子佳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演讲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任主编,并撰写三章一节,约十余万字)

《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形象大辞典》(内蒙古出版社,1998,主编)。他撰写近10万字,该书200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成果奖。

2001年和2003年,呼和浩特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家教系列读物《家长学校读本》共三册,他担任主笔;三册书共55万字左右,他撰写了10万字左右。

2022年,中华书局出版《众里寻他千百度—淑章谈古诗词》,全国发行。

获奖记录:

198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

1986年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系统先进教师”;

1990年6月,其作品《演讲学》获中国写作学会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方十五个城市优秀图书奖。

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同年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李淑章.jpg


《北方新报》“淑章谈古诗词”开栏的话

如果你想走近中国经典古诗词,那么,就来读读“淑章谈古诗词”吧。李淑章教授是内蒙古国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内蒙古汉语言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最近有专著《中华绝美古诗词百首解析》出版,在全国发行。多年来,李淑章教授一直为本栏特约撰稿人。李老谈古诗词,从讲作者故事入手,以独特视角娓娓道来,陪伴读者欣赏作品,视野开阔,知识点多,间有指谬匡正,给人启示多多。正是:淑章一席谈,经典显真传。

2018.6.6


2.jpg


汉乐府《江南》赏析

李淑章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同《上邪》不同的是,它是南方的民歌,其实也是表达爱情的,但全诗没有一个明显表达爱情的词语。所以,你可以说,这首诗也不是写人的,是写人在欣赏莲花,欣赏湖水,欣赏鱼儿戏水。

对于江南,说法很多,一般说来,多指长江以南江苏、浙江等一带地方。可,这里是值得或适宜的意思,不应理解为可以或应该。何,当多么讲。田田,是指莲叶长得茂盛而又相连的样子。

首先,说说这首诗的奥妙奇特之处。


1.jpg


第一点:没有一个表示颜色与声音的词语,而声色都呈现出来了。   莲,是什么颜色?莲叶,是什么颜色?在哪儿采莲?那地方,又是什么什么颜色?鱼,是什么颜色?它只有一种颜色吗?采莲,有声音吗?采莲人说话吗?是一个人说话,还是多个人说话呢?……

我们一般欣赏作品所写的颜色与声音时,总会看到有红、黄、蓝、白等具体表示颜色的词语,往往要用上“咚咚咚”“哈哈哈”等表示声音的词语。而这首民歌却独辟蹊径,它没用一个与上述类似的词语,而声色皆出。岂不妙哉!

它是通过几个名词“莲”“莲叶”“鱼”等,通过几个动词“采”“戏”等,让我们亲眼见到那奇特的画面,亲耳听到那美妙的声音。


1.jpg


第二点:没有写哪一个人与哪一个人的活动,而好多人物的音容笑貌,甚至于人物的思想感情,也都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你看,第一句“江南可采莲”,分明是诗人在说话呀!至于他是不是采莲者,那就任你想象了。莲花到处都有,而诗人却要突出“江南”二字,这是因为莲花以江南为盛;据说江南采莲者多是青年男女,又以青年女子为多。这就又会撩拨读者的另一种想象。

再看,“莲”,与“怜”字谐音;而“怜”在这里不是怜悯、同情的意思,而是“爱”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有“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的句子,其中的“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还有“戏”这个动词,其含义更是无比丰富,令人遐想,令人深思!另外,诗中的“鱼”指谁?它们究竟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奥妙奇特之处!


2.jpg


第三点:没有写哪一朵莲花与哪一片莲叶,也没写它们的数目与形状,而它们的一切都引人入胜,不仅令人目不暇接,更令人有惊艳之感。

“莲叶何田田”中的“田田”更是不仅表示莲叶的圆阔,而且表示它们紧紧相连的样子。这既是明写莲叶之美,更是在暗示采莲人之多、姿态之美,以及她们之间的亲密!至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不仅写出了水之宽广,而且突出了采莲者、“鱼”和“莲叶”戏耍的欢快与恋恋不舍的情怀!其艺术之奥妙奇特,真令人拍案叫绝!


3.jpg


其次,说说这首诗给读者所留的空间。

大家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这事作者可以做主,而作品一旦写出来,读者怎么理解、怎么评价,是褒是贬,作者就无权过问与干涉了!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小孩读这首诗,他们可能会被水中的游鱼所吸引;某些地方的女孩子读这首诗,她们也许会想到自己划着船,在清清的湖水中边采莲、边唱歌呢;语文老师读这首诗,或者会联想到《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最后,也许是个“蛇足”,就是还想简要说说这首诗的两点写作艺术。

一是构思巧妙,层次清晰。前三句是第一层,总写人在采莲、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后四句是第二层,写鱼在水中,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自由自在地翱翔。

二是兼用排比、反复与拟人的手法。这种手法主要表现在后四句上。排比,一看就知;但同时也是“隔行反复”的手法:你看,四句中,除了“东南西北”四个字外,其他完全相同。此外,一个“戏”字,一下子把鱼写成了人。这大概正是作者这首诗的真谛所在。大胆猜一下,这在水中、在莲叶中玩儿疯了的,真是鱼吗?恐怕应是作者自己吧!

文章结尾时,还想提醒青少年读者:读了《江南》,你会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吗?你记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样的句子吗?还记得朱自清在这篇散文中引用过的《西洲曲》里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吗?另外,你读过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吗?能背诵吗?你认为莲花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如果你试着模仿《江南》的某一两种写法,写一首诗或一篇散文,是不是更好?


微信图片_20201209120812.jpg

分享